西門路上的真善美戲院在前幾年開幕,台南也有了藝術電影院。然而,在日治時期,台南早就流行各式各樣的戲院,真善美電影院的前身即是「宮古座」。

關於宮古座的歷史可以參照:日治時期臺南市宮古座戲院考辨(嚴復平,2017),非常之詳細,資料主要來自於台灣新新日報。而下段是我之前報告的部分整理:

「在日治時期的台南戲院蓬勃發展,其中共有八家戲院大黑座(1905-1907)、臺南座(1903- 1915)、南座(1908-1928)、大舞臺(國風劇場)(1911-1945)、戎座(戎館)(1912- 1945)、新泉座(1915-1924)、宮古座(1928-1945)、世界館(1931-1945) 活躍,除世界館之外,其餘都是從劇場轉為混合劇院,上演戲劇也播映電影。 

其中宮古座的背景發展是由於新泉座的燒燬,以及政府希望能夠將戎座及南座合併, 作為演戲及放映寫真等用途,這個「台南市營劇場」在推行過程中,民間有部分反彈聲浪, 仍然沒有阻止成功。中途曾經因為經費不足被擱置,最後由於台南重要的日人實業家的資助, 終於完成。 

要理解宮古座還有其他面向需要探討,包含宮古座對面的西市場,西市場比起高樓百貨店(菊元百貨、林百貨)更早被建造,因為日本人覺得傳統市場很混亂所以就蓋了(結果後來沒落還是因為很臭......),以鋼筋混凝土構築。由於西市場僅是市定古蹟,遲遲籌不到經費,一直到去年才終於開始動工。(之前什物町就是在這裡)。非常期待這裡的重新開幕,之前去訪談中正里里長他曾經這樣提到:「那西市場早期是日本人在這邊買賣的一個市場,後來引進很多精品百貨,歐美的貨都會進來,所以他在這邊的功能和沙卡里巴一樣,想要買什麼東西都可以在這裡一次購足,婚喪喜慶一併包辦,包括這些小朋友一年一次的購物,像我們小時候,要過年之前都會去做一件漂亮的衣服,一件漂亮的褲子,這是最高興的時候,大家都會到西市場訂製服,所以這邊的訂製服非常蓬勃,包括早先這些舞廳的小姐,以前當舞女都需要打扮,都需要穿很正式的旗袍,所以我們在西市場這邊,有八家左右的旗袍店。 

沙卡里巴這名字來自於「盛り場」這詞,雖然地域不會消失,但由於一連串的政策失誤,所以也是苟延殘喘,如今巷弄中隱約還可以見得,離觀光熱區很近,但是並沒有轉型,還是賣著成衣。(和西市場還是賣著布和訂製衣服一樣),巷弄之間的連結,作為建築系的學生覺得非常有趣,通風、空調等各種系統都直接外露,很好觀察,但外人大概只會覺得很亂很髒。

之前拍的XD

undefined

台南近年的發展如同台北的東西區一般,熱區從台南車站附近的focus/南方公園/新光三越,由於南方公園作為醫院前的廣場而有爭議、海安路地下化改作為停車場以及台南文化觀光產業的成長(這方面可參照米果的台南為何越來越好玩系列),移轉到正興街、新美街、國華街、海安路等地方,中正路和西門路是台南過去最繁華的地方,雖然這兩條路並非現今觀光會特地來的地方,但是這兩條路都和前述的幾條街道離得非常近。

除了從地域上探討之外,也可以去試圖理解,到底當時都在表演什麼?戲院與劇院的結合,如今在全美戲院(二處)的空間都還可以見得一些關係(雖然經營不善......,永福路上的全美戲院對面尚有台灣僅存的手繪電影海報師傅),我們可以看到舞台的存在,以及空間尺度的距離,都和現今的電影院有所差異。

出於個人興趣,對於「少女歌劇團」也很感到興趣(參照:陳柔縉的回顧「松竹少女歌劇團」巡台熱潮),買菸賣戲XD,巡台熱潮當然也包含宮古座。

延平商業大樓則是1979建立的,真是萬惡現代主義啊啊啊啊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